常见问题
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节奏的加快,提到肛肠疾病,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痔疮,然而,很多“久坐族”更容易出现肛瘘。很多患者并不重视肛瘘,以为拖一拖或者擦点药、打消炎针就能痊愈,殊不知,这是大错特错的!
什么是肛瘘?
肛瘘是肛管直肠与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,又称为“肛管直肠瘘”。其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,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,瘘口长年不愈合。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,发病率仅次于痔,任何年龄都可发病,多见于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,男性多于女性。
肛瘘的形成
肛内有种组织叫肛腺,开口在肛窦位置,由于开口向上,肠腔液体和粪便极易在此存留。肛门的腺体被细菌入侵形成脓肿,脓肿不断肿胀并且扩散,脓肿破溃后,脓水流出,脓腔缩小形成瘘管,最终形成肛瘘。
肛瘘的症状
1、流脓:周期性发作,脓液多少与瘘管的多少、长短有关。
2、疼痛:瘘管通畅并且没有炎症时一般不疼,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时,局部胀痛,而脓液流出后疼痛又马上减轻。
3、肿块: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缘触及索条状硬块,按压轻度疼痛。
4、瘙痒: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,常导致肛周皮肤瘙痒或湿疹。
5、全身症状:一般无全身症状,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,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,贫血,体虚等长期慢性消化症状。
肛瘘的治疗
1、非手术治疗:只能控制感染、缓解临床症状,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,但不能彻底治愈肛瘘。患者要适当休息,减少局部的摩擦,局部用温水或1: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,防止大便的干燥或腹泻。
2、手术治疗:手术是临床治愈肛瘘的唯一方法。
肛瘘的预防
日常生活中避免久蹲、久坐。坚持做提肛运动, 每次50~100 个,每日2 次。锻炼身体以提高免疫力,增强体质。
戒烟、限酒,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,少食辛辣刺激食物,多食新鲜蔬菜、水果。
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保持肛门清洁,防止大便干结,损伤肛管皮肤,造成感染。
及时治疗肛窦炎、肛乳头炎等疾病,以免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。
及早治疗全身疾病:如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治疗,才能控制由此带来或加重的肛门感染。